首页成语词典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的意思
zhūshuǐhuǒ,dēngrèn

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


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拔:拉出;诸:同“之于”;登:加上;衽席:床席。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。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。

出处明·宋濂《阅江楼记》:“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bá zhū shuǐ huǒ,dēng yú rèn xí

注音ㄅㄚˊ ㄓㄨ ㄕㄨㄟˇ ㄏㄨㄛˇ,ㄉㄥ ㄩˊ ㄖㄣˋ ㄒ一ˊ

繁体拔諸水火,登於衽席

感情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是褒义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为别人解困。

近义词出于水火,登之衽席

反义词祸国殃民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的意思解释、拔诸水火,登于衽席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不屑一顾 不屑:认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顾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
鹤立鸡群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
浪费笔墨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
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。
大惑不解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
结党营私 营:谋求。互相组成小集团;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。也作“植党营私。”
笃近举远 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
天之骄子 骄子:宠儿。老天爷的宠儿。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“天之骄子”;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。现指条件极其优越;特别幸运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。
鼻青脸肿 鼻子发青,脸都肿起来,形容被打得很惨。
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
空谷传声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
皮开肉绽 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
苦口之药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
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庖丁解牛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
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
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
室徒四壁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
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。
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
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
共商国是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
女生外向 向:朝着,引申为偏爱。女子成人总要结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
便还就孤 就撤回到我这里.。
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
贤母良妻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
安闲自得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